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海运业租船费、运费居高不下,各大港口也已严重拥堵,船期延误加剧。
与此同时,美国进口商及消费者对亚洲商品、特别是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仍然高涨,港口拥堵、交货延误、运费抬升等情况也正推升他们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
全球100+港口报告拥堵,300+船舶等待靠泊!
5月份,洛杉矶处理了1012048个标准箱,这是美西港口一个月内处理量首次超过100万个标准箱。世界最大货柜船营运商马士基(Maersk)表示,今年以来,美西海岸往返亚洲的运力已经损失了20%;预计从6月至8月底,运力还将损失13%。从港口的情况来看,进入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船只数量已经超过了其所能容纳的范围,载有多达14000个集装箱的亚洲船舶在海上搁浅,有一些集装箱停留了一周以上,有时甚至有多达40艘船在等待卸货。从航运价格来看,当前运费狂飙,被市场用来衡量集装箱海运业的景气程度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显示,截至6月18日,CCFI达到2526.65点,去年同期的数据仅为800多点,也就是说这一指数一年时间就暴涨2倍。
更让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101个港口已报告拥堵,截至6月18日,已有304艘船舶在世界各地的港口等待泊位:- 以新加坡港为例,等待泊位的集装箱船数量,在一周内增加了37.5%;
6月18日全球港口拥堵情况(红点代表船舶群,橙色代表处于拥堵或运营中断的港口)
港口拥堵导致运费飙涨,北欧运费突破20000美元大关!
其一,美国进口商及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正在增加。当前,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有增无减,比如今年前5个月,美国自中国市场进口的货物总值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大涨38.9%;进口需求仍在飙升,但此时美国各大港口仍然持续性堵塞,这导致大量中国商品被积压在货船上,无法卸货也影响到美国国内商品的供应,美国零售商为保住库存,不得不向消费者提高商品售价。
其二,国际运费暴涨之际,有17万空箱拒载美国产品。不少集装箱堆积在美国港口,亚洲却一箱难求,因此有船运公司在衡量运费后,宁愿空箱也不愿运载美国农产品,只为抓紧时间回中国港口拉货。美媒调查显示,2020年10月至11月,有约17万个集装箱(20英尺)空箱运走,导致美国约311万吨总价值数亿美元的农产品无法运出。其三,国外疫情反扑,美国乃至全球对中国运力的依赖度正在提升。当前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对外出口的重要国家疫情反扑,其运力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恢复,这进一步加重了美国等其它国家对中国运力的依靠,短期看国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仍会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同时全球海运供需失衡的情况很大可能还将持续。
5月,北亚至北欧大陆的集装箱运价飙升至12000美元/FEU,较前一周上涨1500美元/FEU,较一年前这条路线上评估的1300美元/FEU呈近10倍增长。短短一个月,从中国到北欧的短期运费已经突破了20000美元/FEU的大关,跨太平洋到美国西海岸的船公司报价则高达25000美元。随着旺季的临近,前往欧洲和美国的托运人的情况似乎将变得更糟。他们将需要准备好迎接7月1日起新一轮的FAK和GRI价格上调,以及数千美元的PSS(旺季附加费)。Seko Logistics全球海运高级副总裁Craig Grossgart已证实, 上周有一家托运人为从上海到洛杉矶的40英尺集装箱报价3.2万美元。
马士基表示:不断的拥堵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疫情和2020年底以来货运量的大幅增长,码头正在成为全球的瓶颈,无论是从泊位、堆场还是将货物拒之门外,这种情况还在整个物流链中继续存在。